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次数: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近年来,象棋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确实有所下降。个人认为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娱乐方式多样化:在这个全球化的快节奏时代,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渐渐被人们遗忘。而象棋,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难逃此劫。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去追求那些新鲜刺激的娱乐方式,而忽略了象棋这种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的瑰宝。象棋,这个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娱乐项目,在这波娱乐方式的迭代更新中,似乎正在逐渐走向没落。
象棋比赛观赏性不强:一方面取决于象棋这项运动属于智力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竞技运动,视觉冲击力没有像三大球项目那么强,很多精妙的招法,需要强大的计算力才能看懂,很多专业的解说在比赛中也常常是一头雾水,只有复盘的时候才能看懂棋局中的精妙招法,不是忠实的棋迷朋友,很难感受到棋局中的乐趣,再加上很多专业比赛的转播敷衍了事,某重大赛事转播有画面没声音,某重大比赛场次都写错了,某比赛网络直播摆棋错误,这样不负责任的宣传和推广态度,不利于象棋文化的传播,也说明了象棋这一项目的没落。象棋圈的丑闻不断发酵,官方迟迟不出面澄清,也反映了象棋官方对广大棋迷朋友的漠视。
商业化程度低:相比于那些动辄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娱乐方式,象棋的商业化程度可谓是低得可怜。象棋比赛的奖金相比于同是棋类运动的围棋,差的也不是一丁半点,六次全国个人赛冠军许仙,脱离职业赛场,自己搞直播带货,象甲联赛亚军队伍河南队,找赞助都是很费劲,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象棋的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象棋商业化的道路任重道远,相比于搞培训,开棋社,目前看起来最好的模式可能是直播带货。
象棋难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光是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很难了,一些小学的奥数题,让很多家长都很头疼,课业负担可谓是压力山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哪有心思去学习象棋这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体育运动,并且想要成为职业棋手,不光需要兴趣和努力,而且得有名师指点,还要有万里挑一的过人天赋,毕竟象棋职业道路上的竞争也是无比的残酷。
尽管如此,象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快节奏生活,更多的人注重的是物质享受,让人深度思考的象棋,也是花花世界里的一股清流,象棋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策略,对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耐心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象棋爱好者而言,象棋带给我们无尽的精神享受。